社區活動

2015港島區社區聖徒生活營分享

在十月九至十一日,港島區港島東、西區共12個家庭及聖徒參加了為期三天兩夜的社區聖徒生活營。弟兄姊妹在一起比平時有更多時間相調:早晨一同晨運、晨興,一同用飯,一同向主唱了很多愛主的詩歌,滿滿地享受主的注入,還追求了一本《一個在靈裡之人的傳記》書報中的兩章。

在第二章裡,我們看見保羅是一個在靈裡的人。我們認識到若真的學了不再信靠自己的功課,我們遇到任何事情,就不會先運用心思,乃是先運用我們的靈。我們該立刻轉向我們的靈,操練我們的靈來接觸神。這就是不信靠自己,乃信靠神實際的意思。還有,我們必須學習餓死魂,銷減魂的功課。外面的人應當銷減。我們必須看見,一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都是有目的的。神的目的是要使我們外面的人銷減,好叫裡面的人能夠日日得加強、得滋潤、得鼓勵、得滋養、並得更新。當我們外面的人在銷減,我們裡面的人在更新時,我們就留在至聖所裡。我們乃是在至聖所這裡享受並經歷基督,在此同着神並在神裡面經歷一切神聖的事物。漸漸的,我們自己就成為職事;不僅僅是執事,乃是有職事的執事。然後我們就將生命、神、並基督的豐富供應給人。我們不只是把某些教訓、道理、和知識傳給人。無論我們作什麼,都是將基督、將神供應到人裡面。而且,當我們是一個真正在靈裡生活行動的人,你就不是照着肉體爭戰,乃是裝備好、夠資格作一個工作,就是將人的思想擄來,把他們一切的思想擄獲,使其順從基督。我們看見我們若因着主的恩典而謙卑,並學習如何在靈裡生活,主宰的主就會分派一些苦難給我們每一個人。我們越愛主耶穌,就越會受苦,我們就越被銷減;至終就會產生某種份量的職事,召會就得以建造。這是今天召會所需要的。

在第九章,我們看見保羅這人的靈有九方面:他的靈是敞開的、坦率的、純潔的、勇敢的、謙卑的、滿了愛的、溫柔的、不自私的、且是有配搭的。這些乃是一個活在至聖所裡之人的靈真正的特徵。

我們需要這樣的靈,好為著主身體的建造。我們若沒有這樣一個平衡、受調整的靈,不管我們有多少道理,多少知識,召會生活絶不能得以實化。我們要實化召會生活,就需要這樣一個平衡且受調整的靈。

生活營期間,我們還有自由問答,還有自由問答,共有四個問題,主要是交通對青職弟兄姐妹的顧惜扶持,使他們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開始經歷求職、有合適對象結婚、在身體裏服事等方面如果被顧惜成全,將來成為接班人。主日早上,我們一同擘餅並申言,很快三天的生活營結束了,臨別依依,大家都期盼再參加下一次的生活營,那可能是在2016年復活節前後。
(鄒姊妹、許姊妹)

在今次的三天兩夜生活營剛開始時,我是抱著一種摸索和聚舊的心情,隨後進入相調的享受,再而個人的領悟和探索,最後是期盼下次重聚的機會。
今次追求的訊息「一個在靈裡之人的自傳」。對!是在「靈裡」不是在己裡。我再不要過一個只為適應他人的和平生活,或是要過一個我行我素生活模式。除了這兩種選擇外,使我認識我已在基督裡。我曾向祂求問,静候祂指引,明白必需全讓那靈對我變化更新,活出内裡那靈的生命光輝。
另一個主題「青職的接棒」,要點是肯定和認識他們在召會身體建造上的位置和重要,他們成長的歷鍊需要我們扶持和關懷,不是只將責任傳承,而是為要培養屬靈的渴慕與召會身體建造的天職。
(吳弟兄)

猶記得入營那天晚上,天已全黑,營舍在山上,上山的小路沒有街燈,幽暗不明,開車時只靠車頭燈照明,然而車上有弟兄姊妹相伴,憑信心上高山,終於到達這個與山下截然分隔的營舍。
這次沒有早上五時起床的嚴謹,也沒有很密集的追求進度,卻反而有空間及時間讓主的說話在內裏沉澱。我們把這幾天的時間分別出來,忘卻世界的牽絆,一起生活,一起用餐;有團體的追求,也有個人與主的靈裏交通;在下午閑適的時間,孩子們在草地上嬉戲,久未相見的弟兄姊妹們親切的交通問候,誠懇而溫柔,就如倪弟兄的詩歌所說:「這個生活何等親近,你使我已在地若天!」
在個人的禱告時段,我獨自走到泳池旁邊禱告,四野無人,弟兄姊妹都在樓內,我在想:到那天,我總會要獨自一人赤裸裸的面對主,沒有掩飾,沒有陪伴,我會是懼怕羞愧,還是平安喜樂?主似乎已在我裏面放下答案...
離營時大家都意猶未盡,期待着下次再相調!或許就在2016年的復活節假期吧!(李姊妹)

2015年姊妹相調特會

這次參加姊妹相調特會,內容非常豐富,主題是“為着神的建造之祭司職分的恢復”共有八篇。我摸著的是第二篇:『祭司的意義』明白到祭司職分,不是要我們為神作什麼工作或事情,神的心意就是要我們享受祂,來到神面前向祂敞開自己,讓祂進到我們裡面,被祂充滿、浸透、浸潤、佔有全人每一部分,從我們裡面成為活水的江河,然後流到別人裡面,就能同被建造基督的居所,這就是神所喜悅的心頭願望。作祭司必須花時間,多而又多的時間在主面前。在每天早晨要我們先到主面前,讀聖經、禱告、與主有個人親密的交通,讓主充滿、浸透、浸潤、佔有我們全人每一部分,這就是正確祭司職分的生活和意義。我要向主宣告:「主啊!我在這裡預備好被袮充滿,被袮得着並使用。」

特會後我們去探訪新竹市召會,看見真正的身體的一,我們說同樣的話,都是神家裡的親人。感覺到召會生活何等甜美喜樂,讚美主!他們主日聚會之前,早上6:30至7:30先集體晨興,喫屬靈的早餐。然後回家吃外面的早餐,早上9:30主日聚會,他們的兒童都盡功用,全體唱詩歌,兒童一個一個背聖經,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。 (上水區 黃姊妹)

國際華語特會蒙恩見證

這是我第一次陪太太參加國際華語特會,兩天特會中我聽到神的話和對這位神多了認識;特會完畢的晚上,有弟兄姊妹在永和會所受浸,我們也去看看,我看見三位弟兄姊妹受浸,在旁邊看受浸的人非常開心,接待我們的師母鍥而不捨地叫我受浸,太太已經多年叫我信主,加上在場的弟兄姊妹每位都叫我信主,我就這樣受浸了!受浸後我繼續在台灣和弟兄姊妹旅遊,一起玩、一起唱詩歌、一起小排,早上和弟兄姊妹晨興,回港後我和姊妹一起讀「初信讀本」,在自己家有小排、參加主日聚會,信主後非常開心,感謝主拯救了我!(將軍澳區潘弟兄)

實在是主的憐憫,我等了21年,弟兄終於在身體裏得救,背後有不少弟兄姊妹為他得救禱告,神是信實的,祂的救恩以家為單位,讚美主,弟兄得救後非常喜樂,我們一同喫主、一同小排、一同主日、一同承受生命之恩。阿利路亞!基督有一個榮耀召會!基督得勝!(將軍澳區潘姊妹)

感謝讚美主!藉著台灣之行,讓我這個在外流浪10年的浪子找到了『回家』的路。台灣之行後,我心中一直有個負擔,通過此見證送給我的母親、以及天下更多的母親。

媽媽:『您知道嗎?當我看到您滿頭白發、逐漸蒼老的時候,我對自己說,我一定要給您最好的晚年。但是什麼是最好的晚年?感謝主,讓我找到了答案。

台灣之行,一路我都在享受主的恩典。台灣弟兄姊妹那種因被主的話充滿而散發出來的喜樂讓我感動;一位80多歲的姊妹在病痛中仍與我們一同禱告、讚美主,她雖然在病痛中,但依舊喜樂,這一切深深的觸動著我。是什麼能讓他們心中如此喜樂,如此豐富,如此平安,如此仁愛呢?如果早些時候,我能將主的福音傳給病痛中的舅舅,他還會那麼無助和痛苦嗎?

媽媽,將福音傳給您、讓您享受主的愛及恩典、讓您平安和喜樂,是我能給您最好的晚年。我不想我們只做這一世母女,我想與您一起進入神的國,進入永遠的生命。』愛您的女兒敬上。(觀塘區馮姊妹)

為了能參加這次華語新春特會,在2014的年初我就開始和一位姐妹為我們的家能夠一同的去而禱告。本來未信主的丈夫拒絕了我的邀請,但最後竟然主動說可以一起去。感謝主聽了我的禱告,把我們一家四口帶去了台灣!

雖然在訪問行程中出現了一些狀況,以致家人提早離台,但弟兄姊妹在愛裡的服事,他們都看在眼裡、印在心裡。丈夫將弟兄姐妹所預備的豐富愛筵拍了照片並且放上微信朋友圈,說感謝他們!兒子也很感激在他年三十晚急性腸胃炎時,弟兄姐妹為他的代禱和開車送他進急症室的過程,回到香港還特地傳訊息向他們道謝!
神的意念實在高過人的意念。感謝主把我丈夫和一對兒女帶去台灣,讓他們體會弟兄姐妹彼此相愛的神人家庭生活!願主得著每一個家成為祂的彰顯!

(尖沙咀一區藍姊妹)

這次特會最大的得著就是看到我們的召會不是一個組織,而是在主裡的生機體─ 一個身體。在主日有三萬多位來自不同地方、不同國籍的弟兄姊妹來在一起,我們雖然語言不同,但一點也沒有格格不入;我們在同一位靈裡敬拜,在基督裡,我們的禱告交通的感覺也是一的。

但是主也提醒我要學好英文,回港後我繼續操練讀英文晨興聖言,希望日後能與不同地方的肢體有更好的交通。(上水區 鍾姊妹)

特會後聖徒陪同我們遊覽,我留意到巴士上有一家很特別:父母帶著三個兒子,最大的讀小學,最小的不到兩歲。他們一家五口一路上跟著我們上車、下車,父母要教導大的不要調皮,又要照顧小的吃東西、睡覺。雖然是這樣,這位媽媽卻有一顆相調的靈,一有機會就跟姊妹們交通,認識我們並關心我們的行程。旅程期間,小兒子嘔吐了,但弟兄姊妹整理之後,就拿出詩歌本和我們一起喜樂地唱詩,情緒並沒有受到影響。

我問姊妹為何會帶著三個孩子出來陪旅遊,姊妹簡單的回答說召會有需要他們就過來,並感謝弟兄姊妹一路上都包容他們的不便。我聽後十分感動,因為帶著三個孩子陪我們遊覽實在是不容易的,但是姊妹並沒有讓我們注意他們的難處,而是在相調的喜樂裡,讓我們享受召會中弟兄姊妹的相親相愛。她話語裡滿了馨香之氣,讓我們心得舒暢。「所以,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,如同雲彩圍著我們,就當脫去各樣的重擔,和容易纏累我們的罪,憑著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賽程。」來12:1

(尖沙咀三區 盧姊妹)

第 3 頁,共 3 頁